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1935到2020更新至247章 > 第148章

第148章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这里,所有不好开栓的枪全都集中起来,然后叫维修班的人统一修理一下。”

    仗着自己的入微的感知能力,黄克着接连换了几把莫辛那甘,瞄准校对了一下,感觉都不是太满意。

    “膛线磨损度不低,想当成狙击枪用是不行的。看样子得向斯大林订购一批特制的高精度的狙击型莫辛那甘才行。”

    黄克心里正想着这事时,现场突然有个红军士兵叫道:“我这枪好象不是水连珠。”

    接着连续几个红军战士也发出了类似的叫唤。

    黄克走过去现场一检查,瞄了一眼枪械,不认识.......

    但口径,他却目测读出来了,是7.92毫米口径。又看了一下装枪的木箱,发现上面居然用汉字写着辽-13。

    很快,现场有人认出了枪。

    “这是东北军的枪,我和东北军交流时见过。”

    这段时间,东北军和红军私下里的秘密来往很频繁,说话的这位红军战士受张学思的邀请,在东北军部队里待过两月。

    “检查箱子,顺便弹药也检查一下,发现上面的说明不对的或者有中国字的,单独挑出来。”

    检查的结果很快出来了。120箱的枪械,实际上却多运了十箱。这本是好事,但是其中却有四十箱是辽13步枪。而那些7.62毫米的子弹箱,竟也有二十一箱是7.92毫米的毛瑟弹。

    辽13是东北军的自产武器,这枪性能倒是不差,而且是为了适应中国人体质的中国改进版。只是苏联人运来的居然出了这样的乌龙事件,倒是令人莞尔。

    黄克凭记忆中的历史判定道: “应当是中东路事件时,苏联红军的缴获。当时张学良被苏联人消灭了八千人。”(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主政东北后,第一次单独作主拍板做的决策,结果兵力上占尽优势的东北军被苏军抽肿了脸,四天内损兵二千被俘六千多,彻底暴露出了东北军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本质)

    彭总拿起一把辽13,装入几发子弹,到外面试射了几发。

    “这枪还算不错,感觉比毛瑟1924更顺手。”

    但是,量更大莫辛那甘,问题就不少。

    保养不当,不少枪锈蚀严重,枪管膨胀变形,开栓极困难。以至于红军方面不得不专门组织了一批人,对这批枪械重新进行保养、擦试。最后统计的结果:二千多杆莫辛那甘,竟有约十分之一需要重新翻修过后才能正常使用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,这批枪的质量,比我们北伐前接收的那些还要差。”

    红军学校的校长刘帅也表示了轻微的不满。

    “没事,有我在这里,也就是二百杆枪,大部分是可以修复的。”

    当天黄克利用自己的 能力,一一鉴定这些枪械,同时指点枪械修理所的技工进行针对性的维护。两百多杆步枪数量不是太多,几天就可以维修完毕。但最后还是有些枪械因为枪管锈蚀太过严重,被判定报废拆除,暂作“零件器官捐献枪“使用。

    PS:省得有人没看到后面几章就叽歪,不会有主动向苏联告知穿越者存在的剧情的,这一章写的其实是人类的限制性。明明有最好的选项,却因为各自的局限。无法做出最好的选择,相关的剧情会在后面写明的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 第107章 布柳赫尔的危机 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107章   布柳赫尔的危机

    (注:前面出现个历史错误,苏联的50毫米迫击炮要到1938年才投产,所以斯大林不可能提供这款装备,这个BUG我已修改,现在换成3门76.2口径的M1902野战炮)

    苏联援助的其他武器,仔细检查过后,倒是没有什么质量问题。12.7毫米的捷格加廖夫式机枪,这是一款这几年才开始装备苏联红军的新武器。不过这款机枪最大的问题,是还没有设计出专用的弹链,而是使用30发的大弹鼓供弹,火力持续性很成问题。

    黄克点名索要这款机枪,主要的目的是看中他对轻甲目标的穿甲性能——这是为未来的打通蒙古交通线的绥远战役准备的——历史上百灵庙战役时,傅作义可是出动了自制的铁甲汽车的。

    至于那三门被拆成零件状态的M1902型野战炮,历史上这款火炮曾被卖到中国参加抗战,其加长管炮管的改进型甚至还参加了朝战,一直好评如潮。其在抗战时,国军的评价也很高,而运到中国的这批正是加长炮管的改进型。

    当时火炮是处于完全拆卸的零件状态,好在这事上苏联人难得的做事心细起来,附送了全套的火炮组装说明书。虽然是俄文的,但是红军不中乏精通俄文的高手,有其相助,加上黄克这个精通机械的专家下场,外加其他地方找来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